來源:蘇州金螳螂文化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4-12-04
12月3日上午,M20+全球頂尖博物館大會在上海博物館東館隆重開幕。近百位國內外知名博物館代表匯聚上海,共同探討時代發(fā)展中博物館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共同見證上博東館全面建成開放的歷史性時刻。 參會代表有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法國凡爾賽宮和特里亞農宮國家博物館、西班牙普拉多國家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阿布扎比盧浮宮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及土生文化館、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以及15家央地共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等全球頂尖博物館的館長、專家,文化機構。 M20+全球頂尖博物館大會在滬開幕 本次M20+全球頂尖博物館大會以“變與不變”為主題,與全球同行聚焦時代之變,共話文博未來。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嘉鳴,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理事長、國際博協(xié)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劉曙光,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潘敏,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趙豐,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亞太地區(qū)聯(lián)盟主席安來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向義海,上海博物館黨委書記湯世芬等領導、嘉賓以及海內外頂尖博物館、文化機構代表出席開幕式。 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兼財資主管詹姆森·凱萊赫,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副館長兼首席運營官、東岸委員會主席蒂姆·里夫,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分別進行了主旨演講。 大會由上海博物館首創(chuàng),將持續(xù)至12月4日,圍繞“汲古為新——文化遺產保護與闡釋”“和合共生——聯(lián)結全球化與本土化”“擘畫未來——科技賦能與公眾參與”三個專題分別進行探討。 上海博物館東館全面建成開放 上海博物館東館位于浦東新區(qū)世紀大道1952號,歷時7年多打造,建筑面積近12萬平米,共設20個展廳和互動體驗空間,展出文物超過1.5萬件。 上博東館構筑“包羅中國藝術古代萬象”的征藏研究體系及展覽體系,青銅館、雕塑館、陶瓷館、璽印篆刻館、玉器館、貨幣館、書法館、繪畫館8個基本陳列堪稱8部“中國古代藝術史教科書”。 金螳螂文化帶來館內 中國歷代璽印篆刻館、中國古代玉器館、文物保護修復體驗館及 江南造物館共4個廳的陳列展覽,助力呈現文化之美。 江南造物館位于上海博物館東館四樓,展廳面積達1649平方米,其中包括一個開闊的中庭以及一條外光廊道。 這是東館中唯一引入自然光線并可觀賞戶外景觀的文物展廳。 展廳整體風格現代簡約,通過解構和重組的方式詮釋江南文化的形式與內涵。文物與環(huán)境有機結合,旨在為觀眾打造一個寧靜舒適的觀展空間。 展廳內常設“詩心造物——江南工藝的世界”主題展覽,從工藝文化的視角介紹江南傳統(tǒng)手工藝的主要品類、地域特色、文化內涵、審美特點、工藝成就和歷史地位。 展覽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展示,引領觀眾走進具有高度審美價值的江南造物藝術世界。 璽印篆刻館位于上海博物館東館2層,面積600多平方米,共展出精品文物573件,較之前增加近百件,新品約占35%。 陳列首次將中國印章的發(fā)生與發(fā)展置于世界古代文明印章主要起源體系的大背景下,設立“印章的主要起源體系”專題。 玉器館位于上海博物館東館2層,面積800多平方米。 展覽以中國古代玉器通史為框架,在原人民廣場館常設展陳的基礎上,展出自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組)館藏玉器,并新增綠松石、瑪瑙、翡翠等品類,完善觀眾對古代玉器用材的認知。 展廳中心柜采用微型聚光燈側面補光的方式,對展品紋飾進行提亮,是本次展陳照明的一大創(chuàng)新。 另外,在展廳入口處,放置了一塊重達158斤、未經人工雕琢的新疆和田玉籽料供觀眾觸摸,感受大自然“天地精華”之美。 修復體驗館位于上海博物館東館4層,面積700多平方米。 通過開放式文物修復展示和主題陳列兩種形式,向觀眾揭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在開放式文物修復展示空間內,上海博物館的青銅、陶瓷、書畫、家具、漆器、古籍等國家級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修復技藝團隊將輪流展示其真實的工作狀態(tài)。 “博物館熱”持續(xù)升溫 探索博物館這一個個“時光寶盒” 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過去、連接世界、迎接未來 新聞素材來源:上海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xié)會
官方微信
GOLD MANTIS ? COPYRIGHT 2016 版權歸蘇州金螳螂文化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蘇ICP備16041915號-1 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1459號 網絡建設:博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