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2-07-09
從小橋流水到繁華街市, 從亭臺樓閣到摩天大廈, 從限高24米的古城區出發, 城市天際線不斷延伸, 蘇州城市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 蘇州城建博物館邀您在平江古宅內, 縱覽姑蘇城市發展脈絡。 7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文章《走進蘇州城建博物館——在博物館品讀城建歷史》,介紹蘇州城建博物館的立館初心、設計理念以及展陳內容。 5月18日,蘇州城建博物館正式開館,這是國內為數不多以“城建”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 蘇州城建博物館坐落于江蘇省蘇州市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占地面積約為 1600 平方米,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衛道觀前潘宅為基礎改建而成。 南宋平江府 (今蘇州) 地圖 《平江圖》藏于蘇州碑刻博物館,是國內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碑刻城市地圖,反映了蘇州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 平江路正是繼承了這一特點的傳統街區。與平江路相鄰的巷子里散布著許多名人故居。徽商潘麟兆家族的潘宅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規模龐大,裝飾華麗。如今,這座清代富商宅第變身博物館,體現了“讓古城在保護中創新開發”的理念。 以蘇州之窗為核心元素,蘇州城建博物館構建了穿越古今的“時光隧道”,連接起“城紀千載”“現代蘇城”“ 城市生長”“城市客廳”“百館之城”等展廳。 步入序廳,墻壁上由平江圖縱橫阡陌的街巷格局衍化而來的城建博物館LOGO映入眼簾,以及極具意蘊的序言,營造出一種古色古香、厚重深廣的第一視覺印象。 一半是平面手繪線稿、一半是手工木作模型,城紀千載廳,古城的地標建筑瑞光塔被“解剖”開來,繁麗精致的斗栱、出挑深遠的飛檐、端莊秀美的壺門都得到細致復原,讓這座七級八面樓閣式古塔的內部結構清晰呈現在觀眾眼前。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一個城市的歷史遺跡、文化古跡、人文底蘊,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現代蘇城廳以文物陳列結合影像記錄的方式,講述蘇州近現代城建改造與保護的故事。呈現蘇州歷代城建人在老城區改造的同時,也在有意識、有目的的保護歷史遺跡、改善人居環境,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故居和當代建筑相得益彰。 城市生長廳以影像采訪和榮譽陳列的形式,記載了為現代蘇城建設貢獻智慧與辛勞的勞模與集體。而地下管廊、建筑屋頂、抗風避震這樣的微創新技術縮模型則體現著蘇州城市建設中的當代智慧。 從1986年建成的開發大樓開始,一座座現代高樓拔地而起。城市生長廳正中以“城市生長”的互動展項串聯起蘇州不同時期的最高建筑,不斷升高的建筑天際線也象征了蘇州城市不斷發展的新高度。 城市會客廳整體保留了潘宅正廳——禮耕堂的建筑格局,抬頭可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的梁同書所書的“禮耕堂”三字。 中堂設計以潘宅磚雕門頭為原型,借用唐代杜荀詩句鶴送人游吳,集字唐寅書法,采用漆畫工藝制作。整個大廳結構規整,氣勢恢宏,為清乾隆時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觸手可及三百年的滄桑變換。 一灣碧水護城安,兩岸美景入畫來。百館之城廳是一張可以通過觸摸交互觸發的手繪版“現代蘇州城建圖”,蘇州現存的103座博物館、169處市級控保建筑、65處各級文保單位,在這里,可以通過觸摸來感知深厚的蘇城的厚重歷史。 “城市”是一個大型的人類聚居地,是承載人類進步和發展的載體,是人類文明的鮮明標志,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是城市建設、發展、治理的價值所在。 方寸之間,匯聚蘇州城建縮影。“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建博物館是蘇州城建文化價值的縮影,承載著蘇州過去的厚重歷史,匯聚著對蘇州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將成為蘇州城建精神風貌的展示窗口與文化地標。
GOLD MANTIS ? COPYRIGHT 2016 版權歸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蘇ICP備16041915號-1 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1459號 網絡建設:博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