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2-06-28
這里有最完整的文化序列 中華第一玉琮 最早發現有人工灌溉系統的古水稻田 最早的葛紡織品實物 …… 來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 尋味遠古的稻米花香 探秘江南6000年 今天(6月28日)是第18個“蘇州文化遺產保護日”,萬眾期待的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小明,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宣傳和統戰部部長朱江出席開園儀式。 儀式結束后,王巍院士現場講解“行走在遺址間”主題展,探源江南史前文明。金螳螂文化董事長楊震受邀參與開園儀式,并與領導們一同參觀。 草鞋山遺址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南岸,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目前園區唯一一處國保單位,也是江南地區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文化發展序列保存最完整的遺址,被考古界稱為“江南史前文化標尺”,被認為是“江南文化的源頭”。 草鞋山遺址是太湖流域史前文明的中心聚落,遺址面積達40.2萬平方米,首期建成的遺址公園核心展示區面積約為4萬平方米,集合了“行走在遺址間”草鞋山遺址保護主題展、考古現場展示、古水稻田場景復原、科技考古工作站等功能空間。 金螳螂文化出品“行走在遺址間”展廳項目,邀您一同掀開地表,探索史前文明,從多個視角認知草鞋山文化。 世所熟知的江南,在吳儂軟語里,在小橋流水間,在蠶桑魚米中。然而,何以江南?江南文明源自何方?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或許會給您答案。 6500年前,這里的先民依水而生,創造了史前文明的燦爛風光。如今,在園內一棟屋頂蓋滿“稻草”、外墻被設計成考古文化層的不規則建筑里,“行走在遺址間”草鞋山遺址保護主題展作為常設展覽,展示著草鞋山遺址的歷次考古成果。 步入展廳,“掀開地表”的藝術場景映入眼簾。草鞋山先民栽種水稻的畫面生動復原,葛紋理組成的屏幕上動態投影著解說動畫,地表之下則是遺址坑模型。 金螳螂文化項目團隊在展廳設計中處處呼應著“行走在遺址間”主題,彰顯出濃郁的草鞋山文化特色,以期觀眾了解草鞋山人在文明進程中實現的創造性進化。 展廳內,三個展柜依次展示了草鞋山遺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外方內圓,上下通透,表面有紋飾,通過全息投影方式呈現的“中華第一玉琮”,它的出土打破了人們對玉琮年代的原有普遍認知。 “中華第一玉琮” 全息投影呈現 俯仰之間,回望千年。金螳螂文化設計團隊在展廳正中間設置了草鞋山遺址文化層的模擬裝置,寓意“江南史前文化標尺”。 文化層堆積厚達11米,共10個層級,分屬不同的文化時期,從下往上依次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連續疊壓,被稱為江南史前文化“三疊層”。 8塊通透的扇形玻璃圍合成圓,透過玻璃,可以看見考古發掘的復原場景。 尋味遠古的稻米花香,探究燦爛手工業。展廳內進行了水稻藝術化展示,窗外習習微風吹動著真實復原的古水稻。 展廳還打造了考古知識、草鞋山文化的知識普及空間,將草鞋山文化遺存的展覽內容與草鞋山遺址的考古發掘進行串聯。 通過田野考古的知識科普、考古親歷者的口述,以及考古現場的互動體驗,讓觀眾從多個視角深入探尋,對草鞋山遺址具有更全面、更專業的認識,展陳形式生動有趣。 草鞋山考古遺址公園的正式開園,標志著草鞋山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也標志著草鞋山這片熱土所蘊含的文化瑰寶走進大眾視野。這里將逐步成為探源江南文明的首選地,成為一張展示園區文旅融合的“金名片”。 金螳螂文化傳承蘇州基因,集結精銳力量匠心打造“行走在遺址間”草鞋山遺址保護主題展,愿以多年來對于文博展館的潛心探索、對于設計施工的專業深耕,助力傳播江南文化,做文化與藝術的傳播者。
GOLD MANTIS ? COPYRIGHT 2016 版權歸蘇州金螳螂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蘇ICP備16041915號-1 蘇公網安備32059002001459號 網絡建設:博采網絡